乡镇农机站职工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4-14 02:37:46

  • 文档来源:用户上传
  • 文档格式:WORD文档
  • 文档分类:工作总结
  • 点击下载本文

3C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镇农机站职工工作总结》文章,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有帮助,在3C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镇农机站职工工作总结》相关范文。

第一篇: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0xx年工作目标思路开展工作,及时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6万亩,其中玉米12万亩,谷物(高粱、谷子、糜子等)16万亩,豆类18万亩,薯类26万亩,油料作物2万亩,其它作物2万亩;粮食总产量6.9万吨,其中玉米2.48万吨,谷物(高粱、谷子、糜子等)1.32万吨,豆类0.91万吨,薯类2.08万吨,其它作物0.11万吨;种植业总产值预计达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8201元。

二、主要工作

(一)农村能源建设

完成2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金明寺白家印则村和王家砭豪则沟村两个养殖小区)建设,每个小区新建100立方米沼气池,配套120平方米彩钢暖棚猪圈、20立方米蓄液池和1辆抽渣三轮;推广利用太阳能热水器300台,涉及全县8个乡镇13村,现已安装运行;完成5个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任务,每个点新建一个20立方米蓄液池,配套一辆抽渣三轮车和部分沼气配件;全年累计培训沼气技术人员300人次,学员基本掌握了沼气的基础知识和安全使用技能。

(二)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一是推广玉米优良品种16万公斤,品种为大丰3号、大丰30、晋单65、莱科818、永玉3号,种植面积10万亩;推广谷子优良品种4500公斤,品种为晋谷21、晋谷29、长生07、汾选3号,种植面积4500亩;马铃薯优良品种90万公斤,品种主要为紫花白,种植面积7000亩。

二是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采集土样5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5万亩,配方肥面积 25万亩,用量 0.26万吨。建立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示范片2个,百亩示范方7个,示范区每亩平均节本增效30元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3个百分点,全县总节本增效2250万元。培训扶持650个科技示范户,建立测土配方施肥村级示范方300个。

三是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积极开展普及性农民培训,在全县各乡镇举办培训班共156期,培训农民11500人次。

四是培育职业农民100人,经过自愿申请、资格审核、公示等环节最终认定初级职业农民73人,并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三)农业行政执法

组织开展了3次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执法车62次,执法人员120人次,办理农药案件1起,纠正违规经营3起,没收种子12公斤、农药8公斤,发放农资宣传资料18000余份。通过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假劣农资得到有效控制,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积极组织开展氧乐果等15种农药情况调查及农药药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调查等工作。全年累计培训执法人员16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和办理案件的能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制订《20xx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结合“科技三下乡”活动,对全县10个农资市场、10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进行了专项整治。

二是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监督工作。完成XX市县兴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申报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对县学峰农民红枣专业合作社等10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技术指导,并启动使用红枣、小杂粮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6万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共送检样品1510个(蔬菜1100个、水果410个),监测合格率在98%以上,确保蔬菜水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创建。新创建1个监管示范乡镇(通镇)和2个监管示范基地(县华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县瑞种植专业合作社)。监管示范乡镇初步完成5个标准化基地建设、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企业建设。

(五)农业产业化建设

1.我局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建设,今年申报省级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家庭农场15个,其中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1个;市级一村一品百强示范村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截止目前,我县共有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省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70个,其中市级示范社27个,省级示范社4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国家级示范加工社1个;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1个(坑镇赤牛q村),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2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个(螅镇、朱家q),市级一村一品百强示范村2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6个。

2.完成山地苹果栽植2698亩,主要分布在上高寨、方塌、兴隆寺等11个乡镇,品种为长富二号;推广葡萄新品种8个,栽植面积59亩,力争一年栽植,二年挂果。

(六)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1.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全覆膜玉米4万亩,涉及方塌、王家砭、刘国具、上高寨等10个乡镇79个村,4350个农户。因受旱情影响,核心区总产8425.6吨,平均亩产526.6公斤,较大田露地增产105.32公斤,增产率25%;辐射区总产11659.9吨,平均亩产485.83公斤,较大田露地增产64.59公斤,增产率15.3%。

2.高产创建:在金明寺、官庄、方塌等五个乡镇20个行政村,建立马铃薯高产创建1.01万亩,因干旱影响,平均亩产1688公斤,较大田增产270公斤,增产率19.1%。在金明寺镇元团峁沟村落实马铃薯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160亩,平均亩产1720公斤,较大田增产302公斤,增产率21.3%。

在方塌、兴隆寺、王家砭等五个乡镇30个行政村,建立大豆高产创建1.03万亩,平均亩产157公斤,较大田增产21公斤,增产率15.4%。在方塌镇谢家沟村落实大豆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200亩,采用双沟覆膜、集雨保墒等技术,综合管理,适时收获,平均亩产147公斤,较大田增产11公斤,增产率8.1%。

3.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在方塌、王家砭、朱官寨等五个乡镇推广小杂粮高产集成技术4.8万亩。其中,谷子2.4万亩,平均亩产186公斤,较大田增产32公斤,增产率17.2%,核心示范470亩,平均亩产203公斤,较大田增产49公斤,增产率31.8%;绿豆1.3万亩,平均亩产68公斤,较大田增产8公斤,增产率13.3%,核心示范290亩,平均亩产77公斤,较大田增产17公斤,增产率38.3%;红小豆1.1万亩,平均亩产79公斤,较大田增产12公斤,增产率17.9%,核心示范470亩,平均亩产89公斤,较大田增产22公斤,增产率32.8%。

4.旱作农业技术综合示范点建设:在县王家砭镇豪则沟村建立了旱作农业技术综合示范点,示范点设立50个农作物品种展示、5个试验研究、120亩规范化栽培、36亩高产攻关田和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示范等五个功能区。示范点引用了集翻地、铺膜、播种为一体的改良农机具,示范展示了谷子膜侧栽培、玉米全膜覆盖栽培等农业新技术,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太阳能杀虫灯、粘虫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

农作物品种资源展示:收集展示50个品种,其中:谷子25个、大豆25个。根据测产结果,25个谷子品种中,亩产200公斤以上有1个品种,晋谷21;亩产180-200公斤有12个品种;亩产150-180公斤有7个品种;亩产151-200公斤有9个品种;亩产150公斤以下有5个品种。25个大豆品种中,亩产达到150公斤以上有1个品种,汾豆79;亩产140-150公斤有10个品种;亩产140公斤以下有14个品种。

试验研究:共安排5个试验,分别是:食用豆新品种示范,选择绿豆新品种中绿8号、芸豆品芸2号、龙芸4号,进行标准化种植,每个品种种植2亩;豆象防控技术试验1个;绿豆细菌性疫病药剂防治试验、谷子品种多点对比试验、耕地质量提升试验各1个。

规范化栽培:共计120亩,其中全膜玉米50亩,平均亩产526.6公斤,较大田露地增产105.32公斤,增产率25%;双沟覆膜绿豆70亩,平均亩产149.6公斤,较大田露地增产23.8公斤,增产率19%。

高产攻关:按作物种植区安排高产攻关田块,其中谷子膜侧栽培10亩,平均亩产201.9公斤;双沟覆膜绿豆8亩,平均亩产126.3公斤。

(七)新品种示范展示工作

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

方塌谢家沟建立了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田,面积22亩,示范品种为榆单88、晋单65、秦单8号、陕科9号、大丰30、五单2号等10个品种。根据测产分析,上述10个品种,具有推广优势的品种有榆单88、陕科9号、大丰30和五单2号。

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展示:

方塌谢家沟梯田地中建立了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展示田,面积12亩,示范展示品种为种薯18、种薯948-a、庄薯3号、青薯9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6个品种。技术员严格按照试验田操作规程,科学规划、合理种植。 根据测产分析,6个品种中青薯9号亩产最高,庄薯3号亩产第二。

谷子新品种示范展示:

金明寺镇秦马硷村建立了谷子新品种示范展示田,面积180亩,品种为长生07、汾选3号、晋谷21。技术员严格按照试验田操作规程,科学规划、合理种植。 根据测产分析,长生07亩产最高,需扩大示范种植面积。

(八)植保植检工作

1.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预测预警工作,为指导大田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我县实际,选派专人对红枣、马铃薯、优质小杂粮等主要农作物进行定点监测,确定枣象甲、枣食心虫、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玉米红蜘蛛、绿豆蚜螨等主要有害生物为重点监测对象,定时定点调查记载,分析掌握其发生规律,及时准确发出情报信息,并把防治技术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有力地指导了大田防治工作。

2.规范检疫执法,加强植物检疫宣传。深入贯彻检疫法规的同时,认真细致地对番茄、菜豆、黄瓜、马铃薯等作物进行了检疫,特别对番茄溃疡病、菜豆象、黄瓜黑心病、马铃薯甲虫、梨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严密重点监测。同时利用植物检疫宣传月系列活动,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法律法规、植物检疫防控、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等相关知识。共开展巡回宣传咨询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份,张贴标语50 条。

(九)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1.动员培训,加大宣传

我局先后对测绘公司技术人员、各乡镇干部、村干部及部分村民进行业务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测绘业务培训、土地确权登记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培训、测绘公司入村前等培训,共培训20xx多人次。

利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县农业网进行土地确权登记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报到,并就《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进行广播宣传;发放宣传页4000页,张贴确权登记标语5条。为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2.测绘招标及测绘公司工作情况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拟定测绘招标相关内容,经县发改局批准、公开招标等环节,最终确定XX市信泰盛乾工程测绘有限公司等六家测绘公司对我县承包土地进行测绘。7月下旬,各中标公司陆续入场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入到测绘指界阶段。共完成入户调查380个村,测绘指界28个村。

(十)全球农业文化遗产推进情况

1.在遗产地保护区域内,全面推广有机红枣生产技术。通过树干刷白、性诱剂防治等多种措施对遗产地有机红枣进行了保护,红枣喜获丰收,年产达60万公斤。

2.加强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宣传工作

在榆高速路旁租赁巨型广告牌1块进行古枣园宣传;给来遗产地参观者发放《县泥河沟情况简介》5000份;设计生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志(giahs)礼品盒3000套。宣传县红枣,打造千年油枣品牌,举办了“申遗成功周年文艺晚会”等文艺活动,极大丰富了遗产地枣农的业余生活。

3.积极推进工程保护措施

县古枣树三面环山,石q裸露,在遇强降水时易形成山洪,对古枣树冲刷十分严重,因此,对古枣园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今年经多方争取,共投入70万元,在核心保护区内新修地下地上排洪渠80米、围墙200米、护坡160米、修复水毁桥一座等当务之急工程。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力量薄弱,基层农技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年龄结构偏大,严重影响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不大,认识不到位,尤其是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质量安全意识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尤其是乡镇监管站发挥作用不强,影响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农业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农产品营销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都明显制约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农业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20xx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抓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双沟覆膜、垄沟种植、平地覆膜等技术,实现高产;

(二)做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高产创建产量为目标,继续为示范区农户提供施肥数量、肥料品种、施肥方法等指标,促进科学施肥,实现节本增效;

(三)做好上级下达的太阳灶、热水器、节柴灶等推广任务;

(四)继续加大农业技术、沼气使用技术、红枣高产技术等技术培训;

(五)做好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管工作,积极扶持我县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六)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集体产权改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和流转机制;

(七) 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八)加强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开展农资大检查;

(九)继续加大苹果及葡萄的栽植面积;

(十)20xx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第二篇:乡镇工作述职报告

各位代表:

本人经组织培养,于20xx年10月份调到XXX乡政府工作,于20xx年的3月,当选为科技副乡长,协助乡长分管农业、水利、扶贫、国土资源管理及农机工作,任职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其他班子成员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全体干部职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本着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及服务基层,当好人民公仆的原则,认真贯彻上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落脚点,以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己任,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较好地完成了组织及人民群众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任职以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作一个简要的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及业务能力。

首先,始终坚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列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坚持自觉参加党组理论中心组的学习,能够认真通读党的十六大报告、新党章、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重要讲话以及“七.一”讲话,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执行。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且在日常工作中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自身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能够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客观、全面、准确地去看待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其次,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对知识结构的更新,即注重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以更好地组织、指挥、领导相关部门去开展工作。

二、乐于工作,身体力行,深入细致地搞好本职工作。

(―)深入基层,结合本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农业农村工作。

任职以来,我积极深入到农村第一线,关心群众冷暖与疾苦,与广大农民打成一片,随时帮助他们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矛盾。为做好我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帮助群众尽快地脱贫致富,我牵头组织农牧站的农技干部积极抓典型、搞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乡的种养殖业得以较快的发展。1.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办了优质油菜育苗示范点,免耕油菜示范点,抛秧示范点,超级稻示范点,优质杂交稻规范化栽培示范点,稻田免耕稻草覆盖脱毒马铃薯示范点等,这些示范点在我乡都获得了成功,特别为脱毒马铃薯的免耕栽培试验,在我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去年全州的现场会在我乡解放村的示范点上召开,经当场测产,亩产达到近4000斤。这些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节省了我们的劳力,增加了我们的经济效益,特别为我们粮油的稳产增收奠定了基础。我乡20xx年粮食总产量完成4285吨,比上年增长7.79%,油菜籽产量完成4285吨。2.在发展我乡畜牧水产业上,在上级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我带领农牧干部通过抓示范村,扶持、鼓励种养殖大户,带动、帮助农民搞好水产业的发展。去年,创建了锦所养猪示范村、八河养猪村,通过鼓励、扶持,全乡还出现了一大批养牛大户、养羊大户,养羊户多的达近两百只,养牛户多达二十多头,通过示范村、示范户的带动,我乡去年全年大牲畜存栏3129头,出栏208头,生猪存栏9636头,出栏8100头,羊存栏1407头,出栏352头,家禽出栏18788羽,肉类总产量达656吨。3。沼气建设工作。建成八河(兴隆)、乌金、章山三个沼气示范村,通过“一池三改”(即建沼气池、改厕,改橱、改圈),使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解决了妇女做饭时的烟熏火燎,方便了群众的生活。通过“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摸式,对搞好我们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乡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年,我们在继续实施锦所村和章山村外,还将创建解放沼气示范村和大兴沼气示范村,逐年的把我乡建设成为一个沼气示范乡,彻底改善我乡农村的生活卫生条件,早日实现农民的致富奔小康。

(二)大力推进我乡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

争取到国家扶贫项目三个,即大兴通村公路、八河杨梅基地、绍洞村综合服务室和八河的扶贫养猪项目。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累计达25.5万元。发放信贷扶贫借款16万元,对种养殖业大户进行重扶持,扶贫农户30多户。20xx年共有200多人实现脱贫。在做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的同时,我更注重对项目的的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扶贫规划,建好扶贫项目库,提高我乡项目申报的成功率,争取项目资金,以改善我乡贫困村寨的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三)抓好我乡水利建设工作。

1.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结合上级的有关精神,我主张以渠道防渗为主,群众修补、清淤为辅,2004年,共完成渠道防渗1200米,渠道清淤5100米,渠道修补2300米,恢复灌溉面积150母,新增灌溉面积15亩,分别占上级下达任务树的120%、127.5%、115%、121.95%、125%。渠道防修主要是洞龙渠道和便王渠道,清淤主要是孔洞渠道及竹水冲渠道,修补主要是普西渠道及鬼开渠道。争取到水利建设资金3。5万元,其中:县冬修办安排1.95万元、县农办补助0.1万元,乡投入0.3万元,组织群众自筹1.15万元,比上年投入资金分别增长266%、50%、54.25%。

2。人饮消防工程建设。争取到五个村寨的人饮消防工程,即稳江村、八河村兴隆寨、乌金村、解放村和大兴村,已完成工程投资23.6万元,乌金村的二期工程即将峻工,实现引水进户,稳江村和八河村兴隆组的已完成一期工程,解放村的正在实施,大兴村已经州批准,工程可望今年下半年实施。对于还没实施二期工程的,我们都正在积极的'往上申报项目,以争取资金完成二期工程,使其真正发挥解决人饮、消防的作用。

3.防汛抗旱工作。去年及今年,我乡的旱情都较严重,为了抗旱保苗夺丰收,我积极的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共争取到抗旱机具10台套,分别分配到旱情较严重而又有水源的地方,积极的组织群众进行抽水抗旱保苗自救,争取到上级的抗旱资金,用于买和租用抗旱器具及群众的抽水用油等,至使我乡的旱情得到了缓解,减少了群众的损失,保证了粮食的安全生产。防汛工作也是我分管的重要工作之一,4月―9月,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我为副组长的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防汛抗旱工作。汛期期间,我组织干部下村入户,检查、指导群众的防汛,发现汛情及时向上级汇报的同时,且及时的通知群众,帮助群众转移。汛期期间,共向群众发布汛情10多次,特别为沿河村寨,更是随时注意动态,。我们还及时的转移采砂船4只,通知转移人员100多人次,避免了人民群众财产的损失,保证了群众财产的安全。

(四)搞好我乡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本着坚持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方针,紧紧围绕国土资源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使我乡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进一步治理整顿市场秩序取得明显成效。2。耕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确保我乡耕地面积的不减少,在保障经济建设用地的同时,实现了全乡耕地占补平衡有余。3。加强了对乡属范围内的矿产资源管理及清理整顿工作。4。认真做好建设用地的审查报批工作。5。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编制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险情巡查、灾情速报、汛期值班制度。加强了对通县油路建设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6。继续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做好服务,完善我乡土地市场机制,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对促进我乡集镇开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做好农机服务管理工作。

一是以调整优化农业发展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认真学习贯彻《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鼓励、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化各项工作。二是依法加强农机管理,确保全乡农机安全生产。既加大对农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开展《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农机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农机安全生产。

网址:https://www.3c3c.net/baogaozj/gongzuozongjie/718955.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89702570@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